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

时间:2024-02-23 10:36:23
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

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1

教学目标与重点:

1、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细腻描写景物变化,情景交融

2、比喻的作用。

3、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4、朗读与背诵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朱自清的《春》里领略过生机勃勃的美丽的春天,也曾走进济南温暖怡人的冬天。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仲夏时节海滨景色的文章,看了它,你将被海滨那迷人的景致所陶醉。

二解题,简介作者。

1.解题:

海滨(地点);仲夏(季节);夜(具体时间)。

2.简介作者:

峻青,原名孙俊卿。山东海阳县人。幼年贫困,曾当过徒工。抗战爆发,参加革命。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最后的报告》、《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

3.课文介绍:

《海滨仲夏夜》一文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三正字音

霍霍huò绯fēi红广漠mò苍穹qióng煞shà皎jiǎo洁

四指导自读。(重点指导分析第一部分,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方法)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分析结构?

——分析:按时间顺序,分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个部分,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全文描绘了哪三组画面?指出三幅图画起讫(完成练习一)

——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这段时间里海滨夏夜的景色,作者以“霞光”、“启明星”、“灯光”为主要观察对象:第1段以“大海”为背景描绘霞光,写出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第2段着重写“启明星”的“大”和“亮”的特点。第3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

第二组画面(4—7段):描绘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第三组画面(8—12段):描绘了从“月亮上来”到“夜深”这段时间里月光下海滨沙滩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情景。

3、作者在第一部分中描绘了哪三幅图景?怎样抓住景物的变化和特征来写?

——这一段按“夕阳落山”、“夜色加浓”的时间顺序推进,以苍穹和大海为背景,抓住海滨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绘了三幅图景:

1)首先着眼晚霞图,夕阳落山,海浪染红霞。先从静态看,写出“橘红”的颜色,再以晚霞与大海相互辉映,化静为动:“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准确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晚霞的绚丽多彩。写晚霞,不是笼统地去形容“红霞满天”,而是着意写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写出霞光的色彩特点;“闪烁”“滚动”“消失”表现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动闪光这个特点。

2)接着写星光图,夕阳西沉,启明星高挂。时间背景是“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空间背景是:高而远的广漠的天幕。只有红光消失才能突出启明星的亮,以天幕为背景可以显示出启明星的大。写夕阳逐渐西沉的景物,着重写了长庚星。在直接描写星光之前,先写天空的变化,为长庚星的出现作铺垫。写长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现”、天幕上只有它一个的特点,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的特色。

3)三是灯光图,夜色加浓,灯光与星光相映。“次第”一词用得准确,写出了许多灯光先后亮起来的特点。“尤其”一词强调描写的重点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其特点是倒映在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闪烁”,“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把灯光流光溢彩的特点写活了。

4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怎么样写海和人们?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作者写沙滩是根据“我”的感受来写的,写了沙滩的软绵绵(触觉),海水的刷刷声(听觉)。海风的清新而又凉爽(嗅觉、肤觉),大海和田禾混合的香味(嗅觉),太阳炙晒的余温(肤觉),缀满星星的夜空(视觉);然后又写“我”与乡亲们的谈论,还写了在休憩的人们欢笑的情景。这幅沙滩图,由景及人,景美人更美。作者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

5作者在第三部分中写了月亮什么的特点?再次突出人们怎么样的精神状态?

——突出了月亮的圆而亮,和人们在尽情休憩和谈笑的情景。

6表达的感情?

——这篇散文通过对威海海滨仲夏夜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壮美和英雄人民不畏困难的乐观精神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7总结写作特点

1)景物描写。化静为动,以动映静。

抓住特征,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海滨夏夜的图画。全文写景既紧扣海滨夏夜的特点,又写了城市风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图画,写出了威海这座城市特有的风韵,给人诗的享受,画的美感。首先,作者注意摄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点,写景要抓住此时此景的特点。如霞光的红而亮,星光的大而亮,月光的圆而亮。其次,作者突出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写景,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等方面着笔。课文为了突出海滨夏夜的美妙多姿,特别注意写景物的颜色和动态,因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一幅幅静止的黑白图画,而是连续不断变换着的一组组彩色电影镜头。

2)情景交融

写景的作用有多种,其中主要的一种是“传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描摹客观风物,传情是表现主观情感,写景以传情,这个景物当中就寄寓着某种感情或与某种感情相关联的气氛。峻青热爱他的家乡,对山东的一草一木都有亲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带着赞美故乡的情感来写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的。在他的笔下,无论燃烧的晚霞,灿烂的满月,晚来的海风,柔软的沙滩,明亮的星光,蔚蓝的大海,都浸润着喜悦赞叹的感情色彩,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的感情,使读者受到了强烈的感染,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4)语言运用方面,这篇散文突出的特点是比喻贴切生动,联想自然,用词准确优美。

5)景随时变,景随步移。

8(课外补充)美学特色

a用多变的色彩描绘了海滨仲夏夜的“幽美”。

现实生活的纷繁复杂,决定了美的形态的多种多样。“幽美”是介于“崇高”和“优美”之间的一种美。它既有由于量的庞大,如大海、高 ……此处隐藏3400个字……受海滨之美

(一)研读课文1~3段,重点研究作者如何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准确再现景物特点;再进行词语的理解。

1.提问:1~3段,对海滨夏夜景色的描写,作者以哪些景物为主要观察对象?(相机板书:霞光启明星灯光)

2.作者对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了三个美妙的比喻句,请你从文中把它们找出来,并摘抄在笔记本上。

3.学生四人一组讨论:这三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讨论后全班交流。

提示: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抓住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1)比喻句: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作用:作者以大海为背景,描绘了霞光的色彩和动态。把晚霞比作火焰,很形象,“火焰”一方面表现出晚霞的艳丽,另一方面表现出霞光随海浪摇曳、翻腾的形状,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

(2)比喻句: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作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启明星大和亮的特点。霞光逐渐变淡,天空变得清亮深蓝,突然显得高远,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这样高远辽阔的天空,不是高楼林立的城市夜空,也不是云层低垂的冬季的夜空,而恰恰是空旷地带的夏夜所特有的。在这广漠深蓝的天幕上,启明星的“光辉”就分外引人注目,作者用明灯来比喻,也就格外贴切。

(3)比喻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满天的星星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作用:第三段由星光引出对灯光的描绘,把静态的灯火写活了,把波浪上的晃动着、闪烁着的灯光比作流动着的珍珠,很形象,富于动感。

4.词语分析。

(1)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为什么要用“燃烧”而不用“放射”或“映照”?(用“燃烧”能给人以晚霞似火、烧得正旺的感觉,使语言增加形象感。)

(2)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为什么要用“染”,而不用“映”“照”?(用“染”字,便使霞光拟人化,因而十分生动地突出了“霞光”的作用。)

5.小结:一天一海,一静一动,互为映衬。让人读来自有一种自然美。(板书:自然美)

6.再指名朗读。要求:运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使大家受到感染,进入美的意境中。

(二)研读4~10段。

1.请从4~10段再找几个比喻句,摘抄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分析。

(1)比喻句:愉快的笑声不时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就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浪花。

作用:把笑声比作浪花,表现笑声此起彼伏,源源不断。

(2)比喻句:月亮上来了。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作用:灿烂的满月比作光辉四射的银盘,表现了满月又亮又圆的特点。(板书:月亮)

(3)比喻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作用:把波浪比作鱼鳞,表现了波浪的层次分明及闪闪发亮。

2.理解词语。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

为什么用“抚摸”,而不用“拍打”“冲刷”?(用“抚摸”不仅让“海水”拟人化,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表现出“海水”微微波动的形态,与后面的“温柔”相照应。)

3.思考:作者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描写沙滩上景物的变化的?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了沙滩上的人?

提示:

(1)先想一想写的是什么人?

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

(2)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心情怎么样?

在软绵绵的沙滩上,沐着海风,望着夜空,尽情地说笑……

点拨:作者从描绘海滨仲夏夜自然景物的美进入到描绘海滨仲夏夜的生活美。

(3)教师归纳: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从描绘海滨夏夜的自然美,进入到描绘海滨夏夜的生活美。(板书:沙滩人们说笑休憩生活美)

(4)小结:作者先描绘大海月色,再写沙滩也突然明亮了起来,写了在沙滩上乘凉的人们的欢闹。随着月亮的升高,夜已经很深了,沙滩上的人也“变化”了,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笔调将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结合起来,以更多的笔墨写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憩,目的在于写生活美,从而将文章推进了美的境界。

(三)小结:作者由鲜红的晚霞联想到燃烧的火焰,由又大又亮的启明星联想到悬挂在高空的明灯,由倒映在海面上的一片晃动、闪烁的灯光联想到一串串流动着的珍珠,无不给人自然贴切的感受。而这一切联想,又都是借助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形象生动,仿佛把读者带进了仲夏的海滨之夜,观海赏月,怡然自得,引人入胜。

(四)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仿造比喻句。

提示:提供一个学生较熟悉的情境,如落日等,让学生抓住这一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练习口头仿造比喻句。

五、积累背诵。

背诵课文1~3段。

提示: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所以不必强求学生课堂背诵得一字不差,重点检查关键词句的背诵。

1.从指导学生背诵描写霞光、启明星、灯火的三个比喻句入手,在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贴切的比喻对准确再现景物所起的作用。

2.从三个比喻句的背诵,扩展到三个段落的背诵,背诵过程中,要求学生准确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画面发生的变化。

(1)要求学生圈出表现时间推移的词语:“夕阳落山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夜色加浓”。

板书:入夜月夜深夜

(2)要求学生圈出表现霞光动态和色彩变化的词句。

动态:“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色彩变化:“橘红色”→“深红”→“绯红”→“浅红”→“深蓝色”。

3.请两三位学生上讲台有感情地背诵,无论背诵程度如何,都加以鼓励。

4.全班齐背诵。

六、回归全文,拓展升华

1.配乐朗读全文。

2.读了《海滨仲夏夜》,你觉得这个“海滨仲夏夜”是个怎样的夜晚?请你在中心词“夜”的前面再加些形容词来表达你的感受。(幽美、艳丽、愉快、温馨、恬静……)

3.总结: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可爱迷人的海滨仲夏夜,我们不禁产生向往之情。作者用了许多生动、形象、贴切的比喻再现了景物特点,使我们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里的美,这归功于作者细致的观察及丰富的联想。假如你热爱生活,你也能做到。

4.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家乡夜色美》为题目,把家乡的美丽夜景介绍给大家,注意要多用一些恰当的比喻句。

附: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海滨仲夏夜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